编者按:暑假期间,我校各二级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团奔赴重庆各区县的社区、街道办事处、乡镇等,开展教育关爱、爱心医疗、调研宣讲、人物访谈等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意识,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发展,一展长师学子的青春风采。
凝聚文化力量 关爱儿童成长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三下乡“逐梦薪火人”科技支农志愿服务团,在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郁山中心小学,为留守儿童带去关怀,开展了写信给家人的活动,给他们带去了温暖与陪伴。我校国情社情观察团志愿者们前往武隆区仙女山镇龙宝塘村,通过绘画、跳舞等方式帮助当地的孩子们打开心扉,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在武隆区后坪乡对当地留守儿童网瘾进行调研,了解到许多关于留守儿童网瘾的情况,并针对解决方法进行宣传。
深入乡村一线 开展宣讲调研
为深入学习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给当地村民带去信息化建设知识,推动农产品贸易流通。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在后坪乡开展“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新模式宣传会,告诉村民们互联网销售平台其根本来源还是从农户收获的农产品为链条起始点,要注重资金保障、贷款保障等问题。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在彭水县郁山古镇开展了“义务测血压”活动,在当地政府的的帮助下,排摊设点,让更多的当地居民能得到志愿者的帮助。
国情社情观察团志愿者们结合问卷调查和实时采访的形式,针对“‘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下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的主题进行调研,着力探究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商家如何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以更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机器人工程学院三下乡团队建立党员服务点,走访慰问贫困家庭、老党员,免费为村民维修农用机械,播放党政宣传电影《建军伟业》,受到大量群众的点赞。
7月22日,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谢秀军与志愿服务团调研组成员在武隆区后坪乡党委梁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武隆区后坪乡文凤村天池坝苗寨进行考察调研。
调研人员探访了83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陈维志。看着家乡的经济、文化在国家的带领下日益渐好,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老战士欣慰地说道:“时代变迁,人民的生活终于安定下来,不再饱受战火的苦难,我们要守住这一方和谐”。志愿者们还寻到了民间艺人——潘学周,老人十分热情,邀请志愿者们到家中做客,在交谈之中,志愿者们还向老人询问了苗寨的古典音乐和名族歌谣。随后,老人用竹板和花鼓为大家演唱他自创的民族歌谣,沉博绝丽的歌词配合着洪亮悠长的声音,在民族乐器的合奏下,让志愿者们体会到了苗族深厚的文化蕴底。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采访到秦汉容老先生,1940年生,郁山镇本地人。在和秦老先生的谈话中,志愿者进一步了解到郁山在唐代皇室权贵流放的史实以及存留的盐丹文化等,并深刻感受到这位七旬老人对古镇文化的坚守。秦汉容说道:“这些年里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前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与大家一起将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修缮完好,修好后,大家自发的去到碑前缅怀先烈,看见了文化被大家纪念和缅怀,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欣慰,历史文化的发扬除了能够深入人心以外,更是一种中华民族的重要传承,是我们当代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如今,老先生总爱在滑石巷前与11岁的孙子讲述郁山历史。这位“倔强”的老人,不仅期望孙子可以了解郁山千年的文化底蕴,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对郁山古镇的加以保护,由物质环境向人文环境深入。
(各二级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