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北苑大道银杏的秋,走过鉴湖清冷的冬,走过玉兰满园的春,迎来了格桑花盛开的毕业季。有作家曾撰文写道:“毕业是千百万个夏天的故事,千百万个人,千百万个不同的夏天,相同的只是告别。”在这个阳光热烈的六月,骊歌唱响,2020届毕业学子将告别长师开启新征程,他们有许多的心里话想对母校说......
左图为王秋霞大二进行项目汇报,右图为王秋霞大四在做实验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2016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王秋霞,以初试405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取了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大学期间,她曾获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6次校级奖学金,通过了英语四六级、普通话二甲、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并加入了学校果树育种及生理研究室潜心扎根科研,不断参与科研项目锻炼自己,以共同作者的身份发表一篇SCI论文。对于培养了自己四年的母校,她最想表达的还是感谢,她说:“感谢热情敬业长师老师,感谢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大力支持,感谢恩师和挚友给予我成长道路上的帮助与支持。即将毕业,心中诸多不舍,同样也觉得未来充满希望,希望长师的明天和毕业生的明天都能更加辉煌!”
左图为袁丹琳大三上台接受聘书,右图为袁丹琳大四上台发言
管理学院2016级学生袁丹琳将她的大学比喻成一本书,一本从好奇到枯燥、从浅读到深思的书。在校的四年时光,她加入了社团、学生会、篮球队,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活动、比赛,从学生干事到干部,解锁了大学里面许多神奇的未知,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和朋友。袁丹琳在大三时选择了考研,今年收获了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她觉得考研是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写满了自律与充实。因为疫情,没能拥有一个正式的毕业典礼,袁丹琳遗憾没能与老师、同学正式地告别,她说:“感谢母校赋予的一切,在未来的日子,期待能和母校继续一同成长。”
左图为陈果大二校外参加比赛,右图为陈果大三上台发言
政治与历史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陈果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今年考取了西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回望大学四年,陈果认为自己不仅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和关怀,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谈了一场平淡而甜蜜的恋爱,更收获了受益一生的知识。即将离开长师,陈果十分不舍,他说:“钩深致远、正心诚意,是母校对他的希翼;学高身正、敬业自强,是母校对他的鞭策。感恩母校,期待未来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学有所获、回报母校!”
左图为张峻豪大二参加志愿活动,右图为张峻豪(右中)大三上台领奖
财经学院2016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张峻豪认为大学四年充实有趣,收获颇多,并用“岁月静好,了无遗憾”八个字来形容四年的学习生活。他在学院学生会任职了三年,并顺利考入学院卓越会计师班,考取了许多专业所需的资格证,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朋友。闲暇之余,他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参加“彩虹之家”公益筑梦团帮扶留守儿童课外学习。在一次“三下乡”家访活动中,张峻豪结识了一个家庭离异、生活贫困的孩子,这段经历让他觉得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便立志成为一名公务员,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毕业在即,他想对母校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
左图为刘瑶大一参加校运动会拍摄任务,右图为刘瑶大四开展专业见习
教师教育学院2016级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学生刘瑶,毕业后将前往定向教师岗位工作。临近毕业,刘瑶觉得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和同学们一起穿学士服合影,不能参加标志学生时代结束的毕业典礼,和大学时光好好道别。作为小学全科教育专业的学生,刘瑶掌握了扎实的师范生技能,语数外音体美各科教学任务均能出色完成。她还是学校记者站的一员,在大学期间,多次完成文字报道与图片拍摄。临近毕业,刘瑶表示最想对母校说一句:“难忘长师的四年,感谢所有老师的栽培与关爱,我将继续努力前行。”
左图为何昭熹进校时参加毕业晚会表演,右图为何昭熹大三下与《长师风骨》创作团队合影
文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何昭熹,在大学期间,他成功举办了一场三百人的嘻哈音乐专场,为学校创作了歌曲《长师风骨》并公开发表,受到了广泛称赞;他还为家乡丰都县创作了歌曲《丰都城》,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何昭熹觉得这是大学生活给予他的宝贵财富。他不无遗憾地表示,来不及再办一个嘻哈音乐专场,来不及给校友演唱自己的新歌,来不及和挚友化解分歧。即将与母校告别,何昭熹不舍地说:“母校,我会在未来努力做好自己,祝福母校建设得越来越好,培养更多国之栋梁。”
左图为吴久艳大二参加竞赛答辩,右图为吴久艳大四在寝室学习
传媒学院2016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吴久艳,在大学里曾多次参与社区支教、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荣获了重庆赛区大广赛优秀奖、今日头条优秀学员等荣誉。今年,吴久艳成功入职一家传媒公司,希望将专业技能技巧打磨得更好,努力在工作中发挥专业才干,奋斗在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她说道:“大学真好,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道美的风景。在学校的四年,充实而有意义,学校与学院提供了成长平台,恩师教会我知识与涵养,同学陪伴自己长大,四年里的点点滴滴让我难忘。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感恩有你,感恩我的母校。长师,我爱您!”
左图为丁莉进校时参加活动演出,右图为丁莉大四在寝室撰写材料
音乐学院2016级舞蹈学专业学生丁莉入职国企工作,她在校期间曾获得舞蹈类竞赛近30余项荣誉,并取得了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教师资格认证证书和“优秀学员”称号。她说到,大学期间所有的收获不只是荣誉,更是对自己在校期间的一种肯定,她并不会因此而骄傲懈怠,反而会向更深层次的境界不断前行。即将毕业,她想对母校说:“母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园。长师见证了我们从青涩稚嫩成长为大人,用默默包容与感化教会我们为人处世,为我们即将开始的飞翔插上了有力翅膀。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您,而是遇见您,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
左图为冯仁香在校进行答辩,右图为冯仁香大四时备考复习
外国语学院2016级英语非师范专业学生冯仁香,大一就立志报考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希望将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冯仁香进入大学后从未松懈学习,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顺利通过英语四级、六级和专业英语四级,多次获得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她曾担任班委和团学干部,认真踏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让她获得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时,她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院组织的带薪实习、“三下乡”活动,并获得了“优秀实习学生”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毕业在即,她想对母校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母校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青春路上,感恩母校的栽培,将来,无论山高路远,母校在心间。”
左图为吴劲松(右一)大二参加比赛,右图为吴劲松大四参加项目答辩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吴劲松,通过生源地贷款进入大学学习,并成功应聘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和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吴劲松表示,感谢国家和学校的扶持帮助,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全方位发展,并以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大学期间,吴劲松曾连续两次获评科技学术创新先进个人,今年他成功入职重庆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工作。对于母校,他感恩地说:“母校是我人生的一个起点,教给我知识与人生的意义,让我的生命中有了一道绚丽的彩虹。谢谢您,长师。”
(记者:杨佳佳 陈姣利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