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外国语学院毕业生舒安玲以初试422分的成绩考取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大三寒假期间,我在充分考虑了未来的职业规划后,决定跨考西南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因为高中时就对政治十分感兴趣,大学公共课的学习再次激发了我跨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决心。”舒安玲认为选择跨考要充分考虑好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因为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期间,舒安玲曾获四次等级奖学金,获重庆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结题一项、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省级一等奖和三等奖、“亿学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及综合能力大赛省级一等奖,荣获重庆市“创新能力提升个人”荣誉称号……并先后任职多个学生工作岗位,自身的学习、工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当谈及大学四年中最大的收获时,舒安玲表示:“我最大的收获是参加了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无论是大创训练计划、‘挑战杯’还是‘互联网+’等等,都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增进了我对新时代创新项目的思考,使我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回顾考研时光,舒安玲说:“考研的日子漫长且枯燥,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十分重要。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找到让自己瞬间充满动力和自信心的方法,如果有了消极情绪或者动力不足的时候,可以适当休息,调整好状态再投入到学习中。”她建议,大家可以使用每日计划本,将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按重要程度排序罗列。“这些任务可以起着监督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管理时间的能力。”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在等待中不如主动出击,追逐梦想和美好。舒安玲的座右铭反映了她的人生哲学。她相信,真正的生活是主动塑造而非被动等待。备考过程中,她预料到大四上学期实习和考研会带来双重压力,就充分利用暑假时间专心备考,为后续兼顾实习和考研减轻压力。实习期间得知备考学校参考书目有变动,她迅速调整情绪,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计划并一一执行,成功克服了困难,最终如愿上岸。舒安玲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靠自己去争取。追逐阳光,勇敢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算“不枉人生”。
在格桑花海一年又一年的盛开中,舒安玲从稚气走向沉稳,在迷茫中找准了方向。她说:“人生是一场未知的旅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或事,充满着无限可能和挑战,不到最后一刻就没有所谓的终点。”舒安玲希望学弟学妹们保持心底的那份热爱赤诚去走更长的路,努力成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同时,她也祝愿母校桃李满园、春晖四方、更展宏图、再谱华章!
(记者 屈定捷 徐蕊 李子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