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我校图书馆为营造“学英模、悟思想、践行动”浓厚氛围,联合党委宣传部、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提前谋划,开展了“鉴湖记忆・学英模”读书月系列活动,遵循“ 读书分享+影视展播+沉浸体验 ”三级聚能育人体系,助推英模精神从文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融入生活。
在图书馆一楼大厅,“英模书籍专区” 成为校园打卡新地标,《雷锋日记》《邓稼先传》等 200 余册藏书近一个月借阅量超620次,书页间学生自制的 “批注签”成了交流读书心得的“表白墙”,分享会更是成了对话英模精神的“共鸣场”, 赵一曼两封遗书中“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的牺牲精神、黄大年团队攻克技术瓶颈的 “科技报国” 伟大情怀……英模精神的时代密码被揭示剖析、交流传扬。
在图书馆鉴湖学术报告厅,为期一周的专题影视展播每晚座无虚席,活动预告发布后就成了学生第二课堂争相申请的“明星活动”。现场,放映了《钱学森》《焦裕禄》《黄大年》《秀美人生》《我本是高山》等聚焦英模的影视佳作,光影变幻中生动诠释了从革命年代、建设时期到新时代,英模精神赓续传承的根脉印记。专门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做导赏分享,从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的深刻内涵,人物分析纲举目张、细节解析感人肺腑。英模精神在光影时空中愈发真挚热烈。
在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交流会上,声情并茂的情景演绎,再现了赵一曼被押送去朱河的火车上,写下遗书时绵长的思念与歉疚、深沉的爱念与嘱托;饱含深情的即兴创作,吟诵出“你走后,沙丘上的泡桐长成了森林 / 而我,愿做你播下的一粒种子”的感人诗句,用自己的文字致敬焦裕禄;真挚恳切的感悟畅谈,不疾不徐地道出“以前觉得英模离我们很远,现在发现他们的精神就藏在泛黄的书页里、闪烁的光影中,更体现在身边老师扎根基层做科研、学长学姐支教助农的行动中。”的语句。英模精神在长师青年心中已然生根发芽。
(来源:图书馆 党委宣传部 记者 蔡秒 王小璐 柳清宏 玉应香 张耀 吐尔达力/图|审核:黄世权|编审: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