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我校“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走进重庆市秀山县龙凤坝镇,先后探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平茶洞土司文化遗址及客寨风雨廊桥,在实地走访中深化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感受到各民族在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坚定信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以“历史渊源—现实交融—未来展望”为主线设八大展区,团员们现场了解秀山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亲身感受到土家织锦、摆手舞、薅草锣鼓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后,实践团探访平茶洞土司文化遗址。该遗址曾为平茶土司府治所及杨氏土司祖庙,历经多次修缮保留原貌。高高矗立的防火墙、保存完好的厢房和戏楼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土司制度中蕴含的民族团结理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
在客寨风雨廊桥,各族村民围坐闲谈、孩童嬉戏,一片温馨祥和。这座百年廊桥横跨溪流融合多元民族艺术精髓,现今俨然成为日常的休憩场所,成了各族群众日常交往的“连心桥”。
在这趟探访中,“中华民族共同体”从抽象概念变为具象感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逐梦前行。团员们纷纷表示会把所见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中国故事,以青春之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学生工作处 团委 | 审核:王东辉 许芫颜 | 编审:卢俊)